「誰都不可能說服另一個人改變,每個人的改變之門,只能從內在打開。我們不可能幫別人開門,不論是透過爭執或訴諸情感,都不可能。」
No one can persuade another to change. Each of us guards a gate of change that can only be opened from the inside. We cannot open the gate of another, either by argument or by emotional appeal.
美國作家瑪麗琳·弗格森(Marilyn Ferguson)
近年來,隨著臺劇製作預算的提升,有越來越多優秀的臺灣電視劇被大家看見,不論是故事的題材、拍攝的品質、製作的成本,都較過往有明顯的突破與進展,我們也因此有幸能看見越來越多優質的作品,追劇的過程除了放鬆身心,更透過故事打開了視野。
在2022年第57屆的金鐘獎戲劇類頒獎典禮中,收視率最高的亮點,是在「戲劇節目女主角獎」的頒獎過程,入圍女主角獎的謝盈萱同時以《俗女養成記2》跟《四樓的天堂》入圍,最後以《四樓的天堂》封后。
「金鐘獎」是台灣電視、廣播節目的最高榮譽獎項,透過金鐘獎的契機,我有機緣看《四樓的天堂》,更讓我重新去反思獨立財務顧問(IFA)產業,與我們在工作上角色、定位。
在這篇文章中,將分享在《四樓的天堂》中,我所聯想、學習、與啟發的事情,在文章中會有部分討論到劇情內容,如果讀者介意的話,可以在看完《四樓的天堂》之後再來閱讀。
《四樓的天堂》故事核心主軸
《四樓的天堂》的故事劇情主要在講說,在一個巷弄裡的舊公寓四樓,裡面有一個名叫「天意」的推拿師,他經營一間沒有招牌的推拿會所,來的人都是口耳相傳,或是有緣分的客人,在這個會所的牆壁上,有一幅裱框書法,寫著「天堂」,所以常常來推拿的熟客,就稱呼這裡叫「四樓的天堂」。
這位推拿師「天意」,來歷神秘,行事低調,但他的觀察能力很敏銳,從客人的走路方式、坐姿、站姿,就可以推測這個人的生活習慣、身體病痛。
雖然每位顧客都來自不同的背景,但天意總能夠用雙手,去傾聽顧客身體的聲音,放鬆緊繃的肌肉,藉由天意的雙手,每個故事中的人,都能重新覺察並面對自己的課題。
天意在故事裡面,某種程度上,他不只替人放鬆身體的病痛,也療癒顧客心靈的苦痛,讓每個前來推拿的客戶,能夠慢慢找回真實的自己。
「喝茶儀式」:《四樓的天堂》中的問診面談
從故事的設定,可以感覺到天意的角色性質與助人工作的立場,其實很接近心理諮商師,我們在劇集裡面,也看到劇本安排另一個主角是心理諮商師「張琪」(謝盈萱飾演)。
導演跟編劇在整個劇本的編排,角色的設定,還有創作理念,確實有想要透過「心理諮商師」跟「推拿師」兩個角色,放在同一個故事裡面,讓角色之間產生對照,帶給觀眾不一樣的啟發,利用「心理諮商」與「推拿」的兩個角度,巧妙地描繪出東西方文化相輔相成的療癒力量。
在《四樓的天堂》中可以看到,推拿師天意他在推拿之前,一定都會讓對方先坐下,喝杯茶,進行一個「喝茶的儀式」。
這個過程,其實很像是問診,也是彼此在確認角色定位的過程,因為每個前來的客人,都帶著不同的故事、身體的問題、也帶著對於推拿師不同的期待,有些客人對推拿師有過高期待,以為推拿師有什麼神奇功力,也有些人只是把推拿師當作可以讓他「鬆一下」的角色。
天意在劇集的過程中,很真實地把自己的角色定位說出來,也在服務之前明確地表達自己服務的邊界,比如天意說過:「我不會告訴你我有什麼靈丹妙藥,更加不會亂收錢。」
透過進行「喝茶儀式」,天意其實在做的事情,跟財務顧問的角色核心非常接近,釐清問題,確認目的、期待;透過問診,瞭解客戶身體所感受到的問題,說明自己服務的流程、步驟,最後天意才進行推拿的動作。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如果我們去講《四樓的天堂》的核心,我認為導演想透過現代人身體的病痛,去反映整體現代社會中,一般人心靈上可能未被察覺的受傷,並且嘗試透過故事進展的過程,讓觀眾藉著角色的經歷、學習與成長,而能有機會去修補或療癒破碎的靈魂。
某種程度上,我們也可以理解,要讀懂一個人,需要了解一個人所走過的歷史,過去的種種如何讓一個人成為了現在的樣子。
人的身體傳遞了很多訊息,只是我們很少去意識到身體在告訴我們什麼,通常都是直到身體倒下或是生病了,才知道要照顧自己、調整作息和生活方式。
我認為《四樓的天堂》所要帶出的觀點,某種程度上是說,我們身體的病痛,是習慣的延伸,而我們的習慣,其實是價值觀的延伸。但我們通常不會那麼敏感地覺察到一些已經習以為常的無意識或是本能。
在《與成功有約》這本書中,提到一個「觀、為、得」模型圖,就是在說,人的行為模式,是依照「思維、行為、結果」這個關係在進行,也就是說,我們所得到的人生結果,是來自於前面我們如何思維。
所以我們也可以對照《四樓的天堂》裡面,推拿師天意,他透過外顯的動作,比如站姿、坐姿、其他外觀的表徵,去觀察到顧客的習慣、疼痛,或是內在的課題。
如果這個身體的結果,造成客戶長期的「不舒服」或是「疼痛」,那這可能就是我們平常的無意識、價值觀、思維、或是未解決的人生課題的結果。
身體的病痛,乘載了我們的歷史;財務的現況,反映了我們的價值。
從上面《四樓的天堂》做為基礎延伸,其實我們也可以理解,我們身體的病痛或是課題,乘載了我們習慣的歷史,那如果我們延伸到財務,概念是同理的,我們現在當下的財務現狀,同樣是我們價值與抉擇長期累積的結果,不論這個現況,我們覺得滿意與否。
也就是說,我們的收入、支出、資產負債、保險保障、勞保勞退等等這些財務資料,都某種程度反映了我們的人生觀、金錢觀、價值觀的歷史。
我們以《四樓的天堂》裡面第五集Leto當作例子。在第五集中,以暗黑形象為名的歌手Leto因為腳踝受傷,而來到天意的推拿室。
天意看了許久,決定從骨盆開始調整,但是Leto的助理卻不解地說:「你可不可以只處理腳踝就好?」天意只好無奈的對Leto解釋:「你的骨盆已經歪斜了,不但是腳的問題,從腳跟一直歪到腰,腰影響到你的脊椎,整個人都歪掉了。」原以為只是單純的扭傷問題,但推拿師卻看出了Leto長期穿高跟鞋導致身體肌肉的問題。
為了維持暗黑女神形象,Leto戴上這個招牌面具,反而漸漸讓自己越來越困惑,成為自己也不認得的人,黑色高跟鞋跟隨身助理,成為她對自己沒自信的依賴物,彷彿有了這些她才能安心。
在第五集的故事過程中,讓我有了很多財務規劃上的聯想。就像上段說的,助理問推拿師天意:「你可不可以只處理腳踝就好?」但真正的問題,不是腳踝的問題,而是「害怕、恐懼、沒自信、自我防衛」的課題。
這就像我們很常聽到有些人覺得自己存不下錢,直覺想到是投資的問題,所以就會聚焦在應該買什麼投資商品好,也許會到處去上投資的課,希望知道買什麼工具報酬率最高,或是尋找配息率越高越好的商品。
但可能源頭的課題,是生活支出太高,那支出太高,有很多種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工作壓力大,習慣週末逛百貨公司刷卡買衣服、包包舒壓,結果每月卡費飆高,可能因此存不下錢。又或者,存不下錢不是個人的議題,而是家庭財務界線的問題,比如每月的薪水要有三分之一幫忙照顧原生家庭的父母或兄弟姊妹,造成每月沒有結餘。
在沒有意識到底層問題的時候,我們會以為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買什麼投資工具的問題,但可能源頭不一定是工具的問題。
推拿師在劇中,會透過雙手對客人身體進行推拿,被推拿的人,很多人在過程中感到非常痛、有些人覺得放鬆、但也有些人會呈現「沒有感覺」,不同反應都呈現了各自的課題,故事安排了大多數的顧客,因為推拿的關係,開始回想過去生命的記憶。
如果對照獨立財務顧問的角色,推拿師每一下對顧客的推拿,除了放鬆跟疏通經絡,其實每一下都是「對身體的提問」,這個提問,更深一層來說,是一種對我們現階段的生活,一個溫柔的挑戰跟提醒。
而財務顧問同樣也是,我們每一個跟客戶討論過程中的好奇跟提問,比如收入、支出、資產、負債的提問,或者是對現有理財模式的詢問、對於未來人生目標的討論,都是協助客戶去覺察他們的生命狀態,協助釐清想完成的目標,幫助客戶更聚焦真正想解決的問題,陪伴描繪出想要過的人生。
透過整體財務規劃的過程,從客戶現狀的結果,我們幫助客戶看見他可能的習慣或價值,協助客戶問自己:「目前財務的結果反映了我們的習慣,這個結果跟我們最初想要的期待有ㄧ致嗎?」如果有一致,很好;如果不一致,那我們就要一起來看,可能遇到的問題是什麼,可以怎麼改變?
諮詢的歷程,就跟推拿很像,我們可能會覺得燒腦、會痛、不舒服、甚至會感覺不想面對,但正因為這樣不舒服的過程,才能發掘真正的課題,進而找出可能的答案。
「很多事還是要靠你自己」:從《四樓的天堂》中的推拿師,看獨立財務顧問(IFA)的角色定位
在劇裡面,推拿師天意最常說的就是:「我只是個推拿的,能作的不多,只能幫你放鬆,很多事還是要靠你自己。」
那如果是財務顧問的角色,我們能做得就很多嗎?
看完《四樓的天堂》,我的反思是,作為財務顧問,我們雖然能做很多事,但同時,我們能做的也不多,如果財務顧問能夠真實地幫助到一個家庭,那個前提是,客戶開始想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改變、負起責任,也就是說,當客戶願意開始改變,改變才得以發生。
我相信助人工作者的角色,比如心理諮商師、獨立財務顧問、生涯/職涯教練,我們協助的核心本質,都不是為了要窺探隱私,也不是要指責、評判、論斷我們的客戶的生活模式或價值觀,我們是透過提問,如實地呈現、映照出客戶生命中的課題,像是鏡子的角色,協助客戶覺察,陪伴客戶成為自己所希望成為的人。
無論最終客戶想要開始起身改變,或是拒絕改變,終究要負起責任的,還是客戶自己。
在看《四樓的天堂》過程,天意裡面講的一句話,是讓我覺得非常有啟發的,他說:「推拿是互相的,不是你給什麼人家就要接受什麼,每一個人來的都是我們的老師,你沒有藥,就不要告訴別人他有病,有些時候我們還是無能為力的。」
我覺得天意這樣很真誠、很誠實地去承認自己作為助人工作者的限制,或是去認知自己服務的邊界,這樣同時保有自信,也保持謙卑、學習的心態,是一個很深的自我認識跟覺察,也是一個助人工作者不容易的態度與修煉。
我很欣賞他說,把每個人都當成自己的老師這件事,我相信我們遇到的每個人,都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財務顧問沒有絕頂厲害到什麼領域都會,但我相信一個顧問持續不斷學習,才能在未來更好地幫助到人。
結語:真實的療癒,是開始全然地接受自己,勇敢面對自己的課題
推拿師天意有一句台詞說:「好好地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戰鬥。」我相信這是經歷過很多人生的淬煉,才可以說出口的一句台詞,從財務顧問的角度,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客戶在人生旅途上最好的陪伴者。
雖然人生這場戰鬥,最終客戶必須自己站上擂台,跟自己生命的課題搏鬥,但我希望作為顧問的角色,是能陪伴客戶一起規劃策略,一同成長的教練,幫助客戶成為他想成為的人。
我們不會告訴客戶說,你應該怎麼做人生的決定,但我們會協助客戶去知道,每個財務決策他可能的兩面性是什麼,最終做選擇的權力,還是在客戶身上,但我們能讓客戶放心的是,我們會一直在這邊,只要在持續顧問的旅程中,客戶有想要找顧問聊聊的,我們都會一直在這裡做陪伴的角色。
在一篇報導裡面,導演陳芯宜說,她期許觀眾,能透過影集獲得療癒,看見真實的自己,甚至有機會解開心裡或身體上的結,把破碎的生命重新拼湊,慢慢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如何成為完整的人,確實是一個宏大的提問。但我相信導演用《四樓的天堂》交出的,並非一句答案,更像一種溫柔的提醒。成為完整的人的過程,並非追求完美。或許真正的療癒,是全然地接受自己,而這個全然,就同時包含我們無法接納自己的部分,真實的療癒就是我們再也不能假裝,要直面內心的課題。
踏上《四樓的天堂》的故事旅程,除了幫助我們向內探索,療癒心靈之外,透過這篇文章討論《四樓的天堂》與財務顧問工作的契機,我們有機會更進ㄧ步去認識「獨立財務顧問」這個較少被台灣知道的助人工作者的角色、定位、以及這份職業是怎麼帶給家庭或個人幫助。
希望每個讀者,都能在故事的旅程中,慢慢找回真實的自己。